刘铁蕾黄丹
搜索 "刘铁蕾黄丹" ,找到 部影视作品
导演:
剧情:
1922年6月16日凌晨,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脱险离开广州。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廖仲恺被捕。廖夫人何香凝痛斥陈炯明。在各方的压力下,陈炯明对廖仲恺明放暗追杀。廖仲恺夫妇在码头工人郑剑父子的掩护下,终于脱离险境,赴上海与孙中山会合。 总参议胡汉民等人要廖仲恺劝说孙中山放弃与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来往。廖仲恺经过与李大钊的接触,得知中山先生的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改造国民党的新主张,非常赞成。他受孙中山之命两次出使日本与苏俄代表越飞会谈,为'三大政策'的制定,打下了基础。1923年春,陈炯明被逐出广州,孙中山就任陆海军大元帅,廖仲恺被任命为财政部长兼广东省省长,为革命政府殚思竭虑,为政清廉。军阀从中作梗、工作缺乏人才,廖仲恺烦恼不已,中共领导人林伯渠送来一批青年干部帮助廖仲恺,郑剑和未婚妻碧影也在其中。廖仲恺支持孙中山。和右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胡汉民见风驶舵,骑墙观望。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国共合作开始。孙中山、廖仲恺兴奋不已。但国民党右派和帝国主义勾结,预谋以商团势力为主,联合军阀势力,发动叛乱。 汪精卫、胡汉民等人威胁利诱廖仲恺、遭廖仲恺拒绝,廖仲恺被迫辞去省长职务,由胡汉民替代。胡汉民一味迁就,助长了商团气焰。廖仲恺心情沉重。双十节这一天,叛乱终于发生,廖仲恺心情沉重。廖仲恺作为孙中山的全权代表指挥平叛,在工农军和黄埔军校学生的配合下,叛乱被平息,广州这个革命据点得到巩固。1924年底,冯玉祥在北京发动革命成功,电请孙中山北上。 为了革命大业,孙先生抱病北上,临行叮咛谬仲恺注意巩固胜利果实,坚持三大政策。1923年初省港大罢工爆发,廖仲恺态度鲜明的支持工人同帝国主义的斗争。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北平,廖仲恺号召民众继承孙中山遗志,继续革命。廖仲恺的行动使国民党右派和帝国主义恨之入骨,一个暗杀阴谋正在形成。1925年8月20日凌晨,民主革命的著名领袖廖仲恺在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口被暗杀,时年48岁。 本片于1984年获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董行佶),文化部1983年优秀影片二等奖。
导演:
剧情:
范榛是第一藏书楼天一阁的主人,叔涵(黄磊 饰)是他的养子。叔涵同范榛的好友林正公的女儿林若云(马伊琍 饰)私定终身,哪知道事情败露,林若云不幸溺水身亡,而叔涵亦不得不流落江湖,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一次偶然中,叔涵遇见了明妮(马伊琍 饰),惊讶于明妮那同林若云几乎一模一样的样貌,随后,叔涵无法自持的坠入了情网。与此同时,叔涵的姐姐被迫嫁给了林正公的大儿子林少卿(耿乐 饰)。日军来袭,混乱之中,叔涵和明妮失散了,当叔涵远赴欧洲终于寻得明妮的下落之时,才发现她身患重病,已经时日无多。战争令天一阁的藏书四散凋零,一个家族就此由兴旺走向衰败。
导演:
剧情:
1950年代,江南某农村。农业社青年王必好(周志俊 饰)与申小甲(刘桐标 饰)同时爱上突击队人称“布谷鸟”的漂亮姑娘童亚男(谢德辉 饰)。为获得姑娘芳心,王必好处处讨好帮助她,姑娘也慢慢对他产生了好感。而申小甲生性木讷厚道,把对姑娘的爱藏在心里。童亚男活泼开朗,整天与大家说笑唱歌,心胸狭隘的王必好怕芳心他属,极力阻止任何“情敌”接近亚男。小甲眼看亚男心归必好,强忍失落,离开突击队去学开拖拉机。婚期将至,必好为亚男订下几条清规戒律,亚男如从梦中醒来,她彻底看清了必好自私的内心,果断与其解除了婚约,同时获悉真正爱自己的是申小甲。眼看到嘴边的天鹅飞走,王必好绝不甘心……
导演:
剧情: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的爪牙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留下深深的创伤。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骁勇孔武的常发(于荣光 饰)独闯日军大本营,救下了包括梅子(童蕾 饰)在内的一众中国女孩,二人的命运从此连在了一起。、常发绰号“狼毒花”,其威猛果敢令日本人也闻风丧胆,当然其混不吝的土匪性格及乱睡女人的恶劣作风也让八路军的领导孟长胜(杨光华 饰)和甄一然(成泰燊 饰)又爱又恨。在之后的抗击日寇和国共内战中,常发和甄一然经历了最惨烈的炮火考验,也建立了深厚的同志友谊。与此同时,梅子投身革命,逐渐成为优秀的妇女工作者。战火纷飞,家国离散,一腔热血的中华儿女谱写着各自的命运赞歌…… 本片根据权延赤的同名小说改编。
剧情:
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中间人,房产经纪人便是其中之一,他们连接着买房和卖房的人,因为他们的服务,千千万万的家庭得以安家。在过去的十年、二十年中,中介行业经历了巨大变迁,房产经纪人也曾遭受过许多骂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房产经纪人已大不同于从前。本片从对经纪人的偏见入手,诠释了新一代经纪人的面貌,也讲述了6个平凡人的安家故事。他们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努力着、坚持着、改变着、成长着。看他们,也像看我们自己。
导演:
剧情: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暴动风起云涌,一支初创以农民为主、成分复杂、良莠不齐的闽西红军队伍——红军独立营应运而生。针对当时革命武装中各种思潮,红四军入闽后在古田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会议理清了当时存在于红军队伍中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潮,明确提出了党指挥枪和政治建军的宗旨。红军独立营在古田会议精神指导下进行整训,有效提高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归编红四军第四纵队,参加了反围剿战斗,经受了战火洗礼。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撤离苏区开始长征,独立营却奉命留在苏区坚持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队伍于三年游击战的绝境之中淬火成钢,铸就了军魂,最终成长为一支听党指挥、信仰坚定、英勇无畏的红色铁军。